溫馨提示

深夜看書請開啟夜間模式,閱讀體驗更好哦~

第七十七章 不與胥吏共天下

26

-

休息一晚,第二天早起開會。

常鎮業召集了留在京城的穿越者,到軍機處開會。開會需要討論的內容不少,先是由蔣淦向大家介紹司法改革的內容,計劃在南方四省先行推行試點,然後在推廣至全國。穿越者當中隻有蔣淦一人是律師出身,眾人自然也就對他的改革計劃冇有意見。

然後是許緯辰向大家介紹吏製改革的計劃。明清兩代,基層政務把持於胥吏之手,是眾所周知的事情。清代名臣郭嵩燾曾經說過,大清是“與胥吏共天下”,其實大明也不遑多讓,隻不過大明閹宦的問題更為突出,所以胥吏之惡纔會被忽略。

關於胥吏之惡的源頭,其實古人自己也十分清楚:唐宋以來,以製舉取士於文采聲華,而士乃不習民事;吏習民事,而不得美仕。吏日下,士日尊,判然兩途。而士之子恒為士,降而為吏,即為隳其家聲。於是吏益以無賴。朝廷興一利,吏即隨所興者滋百弊。欲革一弊,吏即隨所革者滋他弊。自知罪大,則縱火去其籍,使茫然莫知其顛末。且官有除降,而吏則長子若孫;官避本籍,而吏則土著世守;即年滿有製,重役有禁,而子弟親戚迭出不窮,更名而不更人,更人而不更其所守。夫以他州外郡之人,為來往無常之官。官一而吏百,又皆文采聲華不習民事之官,以之駕馭百十為群、熟悉風土、諳練事故、作奸犯科無賴之吏,於此能奏循績焉?沿襲既久,如久病之人,轉以病為命,一旦悉去此輩,則百司茫然,一步不可行,勢不能以終日。

許緯辰之前和顧炎武商談之時,顧炎武也提出,“今天下官無封建,而吏有封建。州縣之弊,吏胥窟穴其中,父以是傳子,兄以是傳弟,而其尤桀黠者,則進而為院司之書吏,以掣州縣之權。上之人明知其為天下之大害而不能去矣。”

但話雖如此,不敢剷除這個積弊那就不叫穿越者了,新的吏製方案就是要努力扭轉這個局麵。明朝初年,吏的產生機製是“簽充”,也就是在老百姓當中抽選家世清白粗通文墨的人,到衙門當吏,三到五年一換。後來有些人漸漸意識到當吏有利可圖,於是便演變成了“納粟投充”,也就是花錢或者捐糧來謀取吏職。但既然是花錢謀取,自然是要連本帶利賺回來的,所以各種貪汙舞弊的手段就層出不窮。吏製改革的方案首先就是改變吏的選拔方式——既不是簽充也不是納粟投充,而是采取童生報充和雇傭並行的方式。

經過長時間的接觸調研,許緯辰發現,州縣之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,第一種是辦理文書往來、撰寫錢糧刑名材料的書吏,第二種是負責治安、抓捕、養馬的衙役,第三種則是辦理各種收繳、查封、運送等雜務的差役。在恢複設置縣尉之後,第二類衙役基本上轉由縣尉管理,由退役士兵充任,不在考慮之列。而第一種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,所以改由童生報充的方式,童生讀過書,應過科舉,而且是縣試、府試合格的,家庭背景和個人素質有一定的保障,由這些人充任書吏,希望能改善一下吏乾的整體素質。而差役就改為雇傭,雖然人員方麵並無改善,雇傭關係隨時都可以解除,給予州縣官員多一點威懾小吏的手段。

聽到這裡,白羽等好幾個人都跳起來問,童生尚有科舉前途,為什麼會去報充書吏。許緯辰的解釋是,童生之考秀才,名額不多,大部分人會反覆落榜,終身難進一步,甚至會出現“白髮童生”的現象,所以如果給他們機會去當書吏,也有一定的吸引力。而且,為了讓他們看到一絲希望,改製的方案是將書吏稱為“文吏”,分一至九等,每等薪俸不同。童生年滿二十一而不足三十者可以到縣報充,錄為九級文吏,此後每兩年晉升一級,待升至五級兩年俸滿,可以到省城參加考試,稱為吏試,中試者一等授主簿官職,二等晉升四級文吏到京任京吏,京吏的薪俸待遇又上了一個台階,而且還有被選拔為小京官的機會。這樣一來,就給了童生一些入仕的希望,一部分自忖科舉無望的童生,會有報充擔任文吏的動力。

用這套文吏體係取代現在的胥吏,當然還需要時間,最簡單的做法,就是凍結全國的胥吏招收,不再產生新的“父以是傳子,兄以是傳弟”的胥吏世家,然後花上十幾二十年時間,讓原有的胥吏慢慢年老退出,新的文吏們占據吏員係統,並且擁有相對較高的個人素質。

眾人對這個思路倒也比較認同,隻是覺得就算是新的吏員,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出父子兄弟承傳的弊端。許緯辰當然也不否認,但是強調因為有童生這個身份要求,縣試、府試兩層科舉能成為一道篩選屏障,若是不能通過篩選,自然不能父子承傳,若是能通過,那也至少是父子兩代讀書人了,總會比較好一點。

眾人議論一番,覺得許緯辰的這個計劃大致可行,於是便決定發內閣討論,等陳永華表示支援之後,便可在南方省份試點推行。

常鎮業總覺得這個辦法有些虛浮,似乎不像聽上去那麼好,便趁著午飯的機會,將許緯辰拉到一間單獨的值廬當中詳談。

許緯辰於是屏退了所有人,悄悄告訴常鎮業,其實自己對這個方案能否改善吏治也毫無把握,畢竟就算現代社會,都未能改變基層小吏欺上瞞下吃拿卡要的作風。隻不過,為了紓解童生科舉道路的壅塞,想用這個辦法加以改善而已,至於能否達到改善吏治的目的,隻能說“得之我幸失之我命”。

常鎮業聽完許緯辰的話大感舒心,如果這套改製方案真的有利於紓解科舉壅塞,那倒也值得一試。於是,常鎮業也向許緯辰說起京城的一些改革舉措,最重要的一個舉措,就是將京城從附廓的大興、宛平二縣中劃出,以內城、北外城、南外城的城牆以內、皇城宮牆以外為都內廳,在順天府增設理事府丞一人,專理城內事務。大興縣的縣治遷往京南黃村,宛平縣的縣治遷往京西拱極城,京城東麵朝陽門外部分原屬大興縣的土地劃入通州,京城北麵健德門外部分原屬宛平縣的土地劃入昌平州。這樣就形成了通州、大興縣、宛平縣、昌平州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拱衛京城,而京城以內由都內廳治理的格局,主要的好處是城內可以統一規劃,並且四品的理事府丞比起六品的京縣知縣來,跟權貴打交道的時候底氣更足一些——當然,大興、宛平兩縣的知縣在不再附廓京城之後,品級也相應地降為七品。

另外,軍機處又決定將禮部的祠祭、精膳二司撤銷,原因是這二司的事務與五寺之中的太常寺、光祿寺重疊。今後,祠祭事務全部由太常寺承接,宴會事務全部由光祿寺承接,禮部僅在儀製司下保留祭祀、宴會兩科負責對接相關事務。而主客司更名為禮賓司,仍負責禮賓接待事務。作為補充,在禮部增設科考、遠交二次,科考司負責科舉考試事務,遠交司負責泰西歐洲國家的外交事務。

許緯辰對常鎮業的這些改製做法都非常支援,並且表示回到南京之後,也要對南京的區劃進行改革。

-

facebook sharing button
messenger sharing button
twitter sharing button
pinterest sharing button
reddit sharing button
line sharing button
email sharing button
sms sharing button
sharethis sharing button